顺平🐒

【云亮】无归 第三十七章 联姻(上)

po最近期末啦,比较忙,码一章很困难,所以内容有些少,小可爱们见谅哈~根据三国志记载,都督是想趁大宝备找孙权借荆州的时候软禁大宝备来着,不过可能和联姻没有直接联系,这里放在一起是为了使剧情和人物更集中,更有看点,顺便感叹一下罗灌水还是很会编故事的~嘻嘻。

这章开始铺垫下下江东内部君臣关系的细节,为后文大宝备带着云妹到江东周旋做铺垫,下面更文: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      自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,荆襄各郡名门望族相继往公安拜会刘备,以示归顺,刘备皆纳之,礼遇有加。往投刘备者中最出名的便是“马氏五常”。这“马氏五常”乃是宜城名门马氏兄弟五人,几人皆有才名,其中长兄马良享誉最盛,乡谚有云:“马氏五常,白眉最良。”“白眉”即马良,以其眉间见白而称。刘备亦早闻马良之名,刚下了征召令,想不到他便主动来投,刘备喜出望外,以其为荆州从事,相随左右。


      刘备信义本著于荆州,如今又多大族向心,难免不声威大震,日渐有了称雄一方之势。刘备还上表汉帝,表奏孙权为车骑将军。


      消息传到江东京口,关于今后如何与刘备势力相处,群臣议声四起,几日内分为两派。一派以文官老臣为主,主张刘备此时正如日东升,势头渐盛,当拉拢刘备,加固孙刘联盟,省得刘备对江东生出野心,多生战事;另一派则以赤壁立了战功的年轻将领为主,主张刘备此时仍未于荆州真正扎稳脚跟,军政实力也未及江东,当把握先机打击刘备,挫其锐气,免得日后刘备真成一方诸侯,陷江东于不利。


      这日议事,群臣于议事厅大殿中叽叽喳喳,争论不休,弄得孙权脑壳生疼:为何一遇大事抉择,自家文武便总能这般“顺理成章”地分为两派,争吵不休?孙权听了一会儿,觉得并无进展,索性托病离席,到书房躲清静去了。


      孙权在书房玩了玩自己最爱的虎皮裘,开始思忖曹孙刘三家当下的局势,正凝眉间,府中下人来报赞军校尉鲁肃求见。孙权闻言心下一喜,明了鲁肃定是又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,赶忙召见。从前番赤壁大战后,孙权对鲁肃愈发倚重,甚至称其为己之“邓禹”①。一众老臣对鲁肃受此赞誉多有不服,认为赤壁大胜怎么说也大半是周瑜的功劳,鲁肃凭甚被主公夸奖至此?不过鲁肃对赤壁前后天下大势的洞若观火也令不服者暂时噤了声,而只是在心中嘀咕嘀咕。


      “主公,肃可是打扰了主公休息?”鲁肃在孙权面前叩拜行礼。


      孙权见状一把拦住他,将他拉到身边笑道:“子敬不知孤乎?还不是厌烦群臣争执?这些文武百官口舌之争个个当先,真出上策便不知何从,唉……不说他们,子敬有何高见?快说与孤听听。”孙权说着碧眸泛起了粼光。


      “哈哈,主公言重,肃并无高见,只是与诸位大人的看法略有不同。”鲁肃爽朗地笑了两声,一双细短的眼在他粗重的眉毛下亮晶晶的。


      “快言!”孙权愈发地迫不及待起来。


      鲁肃敛笑,接下去道:“是,肃以为对待刘备,绝不该是简单地拉拢或打击,而应,利用。”


      “利用……”孙权捏着自己颔下的紫髯思索,恍然道:“子敬果然见识不凡,一语中的!”


      “主公过奖,在下之见,主公若想攻占合肥,需利用刘备牵制襄樊的曹军。”鲁肃说着走向孙权书房所挂地图,以指代剑掠过荆州至扬州的长江一带。


      “具体怎讲?”孙权跟过去道。


      “主公可先放松荆州一带对刘备的防范,以联盟为名施以恩信,待到合肥事定,再伺机而动,将荆州数郡收入囊中,索回本利。不过……这‘本’的大小还要取决于刘备的胆量与野心。”鲁肃抚须,眼神忽然深邃起来。


      “哦,此言何意?”孙权听得认真,他向来很享受鲁肃说话,难得遇见这般既有见地又毫不卖关子的良士,听鲁肃说着,孙权的碧眼更亮了些。


      “主公,臣是说……”鲁肃见孙权兴致愈浓,赶忙想要解释,却忽被人打断了:


      “报!周都督从南郡前来,言有要事面见主公。”一小厮趋至书房门外禀报。


      “公瑾?”


      孙权与鲁肃闻言相对而视,两人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思虑:南郡之战后周瑜一直屯兵江陵,防范襄阳的曹军与公安的刘备。由于他前番所被箭疮久久未愈,孙权便命他多休养生息,南郡之外的军政事务勿要操心。而南郡近日无事,周瑜却忽地前来,想必他对孙刘两家也有些自己的看法。


      “请周都督进来!”孙权先收回目光,冲着门外下令,多听听不同的看法倒是好事。


      “是!”小厮领命而去。


      “末将叩见主公!”须臾,周瑜便伏拜在孙权面前。


      “公瑾有伤在身,不必多礼。”孙权见状忙去扶他,语中关切。


      “谢主公!”周瑜还是守礼地叩谢之后才起身。


      孙权见周瑜来了,不好再三人一起站着说话,便命人添置了两张客席,令周瑜、鲁肃都按位落座。虽说孙权同两人皆相交甚厚,但不知为何,孙权一直觉得自己对着周瑜总不如对着鲁肃自在,与鲁肃可以盘着腿合席而谈,但同周瑜却只能按主臣之礼分席而坐,身子端正了再说话,这种微妙的差异总令孙权心下隐隐有些不适。


      “公瑾该好好在江陵休养,有事差人送信便是,又何必辛苦,亲往京口一趟?”孙权想了想,觉得还是从关心周瑜的身体开始话题比较顺当。


      “多谢主公挂怀,不过眼下正是风云际会之世,英雄用武之时,瑜又怎能只重一己之生而置身大事之外?”周瑜浅笑着回应孙权,尽管他面色有些苍白,不过眉宇间还是一如既往的恢弘气度。


      “哈哈,公瑾果然当世英杰,然则孤还不知公瑾此番前来所为何事?”孙权在心中赞叹周瑜浑身遮掩不住的英雄气概,满目敬意地认真看他,暂且不论他与他气场之间微妙的不对头,他对周瑜还是敬爱有加的,就像……对自己的大哥一样。


      “主公觉得刘备此人如何?”周瑜不答反问,忽然双目幽深地看着孙权。


      “刘玄德……”孙权闻言抚须蹙眉,说实话,他与刘备未有交集,还真不知该如何应答。


      “主公恕瑜直言,刘备此人不堪大用,更不能为友,若主公与他长久结盟,到头来吃亏的只能是我江东。”周瑜的语气有些冰冷。


      “公瑾此言未免太过偏颇,刘玄德不至于此。”鲁肃听不下去周瑜对刘备毫不留情的贬低,以他与刘备短短的接触来看,刘备此人还是有一番英雄气度的。


      “子敬莫急着护他,你倒想想,刘备数十年来寄人篱下,厚待他的人可曾落过好处?陶谦、袁绍、刘表,刘琦,哪个得了他像点样子的回报?就连曹操也被他反咬一口,一时失了徐州,这足以说明此人乃一见利忘义的伪君子,见缝插针,食言而肥,绝不能对其有所纵容。”周瑜冷冷地勾起一侧嘴角,语气更肃杀了些。


      “公瑾此言差矣……”鲁肃正要反驳,忽被孙权抬手止住了。孙权给鲁肃一个眼神,示意他勿要过多争执,鲁肃会意,只轻叹口气,低下头去。


      “是故公瑾以为,孤当如何对待刘备?”孙权复看向周瑜。


      “刘备此时已坐拥荆州大半,更兼孔明辅佐,羽翼丰满指日可待,是以我等该先发制人,挫其锐势,不可令其做大,反噬我江东领土。”周瑜说得果断。


      “公瑾,我江东与曹军交兵期年方下南郡,如今曹操还雄踞北方,虎视眈眈,江东绝不可再与刘备交兵。”鲁肃眉头紧皱,他素知周瑜的杀伐果断,然刚而易折,决不能由着他一意孤行。


      “子敬勿急,瑜之意,并非要与刘备开战。”周瑜忽然笑了一下,眼中闪过一丝狡黠。


      “哦?莫非公瑾已有良策?”孙权突然好奇起来,若既不用开战又能解决刘备这来日之忧,岂不妙哉?


      “主公,周瑜听闻刘备发妻麋氏一年前于当阳亡故,其妾甘式又于几月前病逝,此后刘备一直未娶妻。而主公小妹正值婚嫁之龄,正好可许与刘备,两家结秦晋之好,如此于孙刘联盟可谓良缘。”周瑜说着凤眼微斜,唇角布满了狡意。


      “联姻?你转性啦?”鲁肃上下打量着周瑜“不怀好意”的笑意,半信半疑地道。


      “自然不单单是联姻,而是以此为由诱使刘备前来江东,然后,”周瑜言及此处顿了顿,分别看了孙权与鲁肃一眼,才接下去道:“以酒色富贵迷其心志,将其软禁,再循序接管刘备治下的军队、郡县,为我江东所用。”


      “软禁?公瑾此计未免匪夷所思,若两家联姻却叫刘备入赘,他们如何愿意?”鲁肃有些吃惊地瞪起眼睛,他本来深陷在眉毛下面的小眼睛难得圆了圆。



      “子敬所言不错,公瑾此计如何可行?”孙权也颇为惊讶,但他不动声色地看着周瑜。


      “主公,倘若刘备不愿,则我江东可视其为放弃两家联盟,如此便不用顾及两家情谊而将公安如此重镇借于其安身。若刘备回绝,主公可直接派人索回公安。依周瑜之见,刘备此时还离不得我江东,如此施压之下难免他会同意。”周瑜英眉一耸,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。


      “可……”鲁肃觉得周瑜之计太过一厢情愿,却一时想不出如何回应,语塞起来,他不禁开始思索,诸葛亮若面临周瑜为他们设下的两难处境会如何做,会顺了周瑜的意,将刘备推进坑吗?


      “主公,此计虽有疏漏之处,于江东却百利无害,即使软禁刘备不成,也不过是真令两家结了姻缘,并非坏事。而一旦事成,则为我江东西进扫除一大障碍。”周瑜看向皱眉沉思的孙权,说得有些急迫。


      “嗯……公瑾所言有理……”孙权点着头缓缓道。


      “既如此,主公便可安排媒人先往公安,待刘备有所回应,我等再安排下一步对策。”周瑜见孙权有答应的意思,心中一喜,赶忙谏言到。


      “嗯……好,便先按公瑾所计试试也好,不过当派谁前往说媒最为合适?”孙权眨了眨眼,摸着下巴开始思索出使的人选。


      “主公,周瑜以为裨将军吕范可担此任。”周瑜的两眼愈发闪烁出些许奇异的光彩,那光好似饥民见着白饼一般,既急切又有藏不住的凶狠与焦虑。


      “吕子衡……”孙权看周瑜一眼,不知又开始思索什么,眼神变得有些深邃。


      “主公,不如令肃担当此任。”半晌未开口的鲁肃忽有些急切地道,他方才注意到周瑜的眼神,不禁觉得他眼中的光有些骇人,不似从前那般清明高旷。


      “哦?子敬愿往?”孙权闻言好像有些惊喜。


      “子敬做媒?如此只怕太大材小用了。”周瑜转而看向鲁肃,似笑非笑,目光渐渐尖锐起来,仿佛利剑一般能刺透人心。


      “公瑾说笑,两家联姻,如此大事,岂有大材小用之说?且肃前番已见过刘备与诸葛亮,倘使肃好言相劝,想来刘玄德愿往江东的几率会大些。”鲁肃对上周瑜的目光,眉头暗蹙,今日周瑜眼中的锐利好像并非如以往那般由英雄方刚的血气铸就,而是由一种极其焦躁不安的欲望生发,令人忧心。


      “好,既然子敬愿往,便由子敬出使公安,公瑾意下如何?”孙权不再摸脸,笑着看向周瑜。


      “主公定夺便是,瑜并无异议。”周瑜又看了鲁肃一眼,他心知鲁肃的为人,即使做自己并不认可的事,为了江东,鲁肃也定会尽力而为。


      “好,此事便定下了,子敬早些回去准备,后续事宜便交由公瑾谋划。”孙权又分别看了看周瑜和鲁肃。


      “遵命!”两人齐声拱手。


      议事既定,周瑜和鲁肃一前一后从孙权书房出来,周瑜走得颇快,鲁肃一直趋步在他身后追他。


      “公瑾,公瑾,公瑾留步!”鲁肃一面小跑一面大声唤他,周瑜闻声犹豫了一下,还是定住了脚步。


      “公瑾,你……”鲁肃到得他身旁,微喘了口气,有些责怪地道:“你呀,何时变得如此性急了?”


      周瑜闻言转头看了看鲁肃,并不言语,仲春温暖的阳光罩在他面上,却并未使他显出一丝一毫的暖意,反而令他颧骨的阴影落在他微微凹陷的两颊上,使他的面色更灰暗阴沉了些。鲁肃才看清,周瑜的形容有多消瘦,不仅如此,他的唇在春日下也变得有些透明,好似一片正在慢慢融化的雪,不见一丝血色。


      周瑜不再看鲁肃,他不知望着远方的什么,久久方开口:“我若不急,如何来得及。”他的声音缥缈得厉害,好像来自天边的耳语。


      “你此言何意?”鲁肃隐隐感到周瑜话中的意思有些不对,心揪起来。


      “呵,没什么。”周瑜哂笑一声,接着垂下眸去,眼中再不见一丝锋锐,双瞳变得黯淡而幽沉。


      静立片刻,周瑜复抬眸看向远方,眼中忽然有了一点光亮:“子敬可还记得,他还在时,我们常常同去前面那片林子走猎?”


      “公瑾……”


      “子敬,我只是不想对他食言,咳咳……”周瑜正说着,忽捂着肋下咳嗽起来,他本就已十分单薄的肩膀猛烈地颤抖,仿佛随时会散成碎片一般。


      “公瑾!”鲁肃见状心中一慌,赶忙伸手想去扶他,却被周瑜用手臂挡开了。


      “我无事……”周瑜冲鲁肃摆了摆手,动作无力得厉害,可他却硬是撑着自己的身子站得稳当。


      “公瑾,你身体究竟如何?”鲁肃担忧地看他,眉眼紧皱,几乎挤在了一起


      “并无大碍,子敬勿忧。”周瑜缓了一会儿,似乎好受了些,便复一人向前走去。


      “你……若伯符还在,绝不忍心看你如此!”鲁肃犹豫了一下,还是在他身后说出了口。


      “呵,他不忍心?”周瑜闻言又停住脚步,冷笑一声,随即沉默下去。


      良久,周瑜方喃喃地开口:“他若不忍心,又怎会早早弃我而去……”低沉的声音在他一个人的世界里轻轻颤抖,随后淹没在他复又响起的脚步声中。


      “公瑾!”鲁肃又唤他一声,可周瑜再未停下,只留给他一个渐渐模糊的背影。



注释:

①邓禹(2年-58年),字仲华,南阳新野人,东汉初年军事家,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。邓禹曾为刘秀谋定天下计,协助刘秀建立东汉,"既定河北,复平关中",功劳卓著。刘秀称帝后,封邓禹为大司徒、酂侯。后改封高密侯,进位太傅。永平元年(58年)去世,谥号元侯。



评论(17)

热度(104)
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